果园新绿、瓜田飘香,秋日的乡村劲展丰收的景象;走进农庄、体验采摘,芬芳的泥土送来扑鼻的清香;生态宜居、绿色和谐,美丽的彩蝶招引八方的游客;棚落璀璨、花海环抱,梦中的故园感念唯美的乡愁。站在太平乡曙光楼上远眺,美丽的云霞辉映着彩色的鲜花带,整齐的果蔬种植棚内,新鲜的瓜果摇缀欲滴,吸引着游客提起亲手体验采摘的兴致。党建引领、聚力前行,旅游佳地、养生健康,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太平乡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实现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珠辉玉映。
太平,出自《吕氏春秋·大乐》“天下太平,万物安宁”,今天的太平乡承袭了古意,百姓康健、社会安宁。她拥有着562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人口10470户23132人,恬憩的农耕文化散发出历史悠久的气息,宽阔的通村柏油路不仅为乡土产品架起了外销的桥梁,更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旅游带经济、以产业促发展,太平乡在“产业兴旺”上下足功夫、精准发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恪勤——开发乡村旅游,铺就充满幸福的致富路
盛果时节,五星村王海波家的采摘棚里游客络绎不绝,他的智能温室生态采摘园总面积15000平方米,种植了草莓、甜瓜、西红柿及各种蔬菜20余个品种,他的大棚从不闲置,可四季采摘。借助“乡村振兴”样板区打造的契机,王海波把自家棚区内外全部粉刷一新,游客不仅能够采摘到新鲜的瓜果,更能够欣赏棚区文化墙。文化是灵魂,五星村采取游客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孝老爱亲、诚实守信等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前来采摘的游客在文化墙的熏陶下,走进采摘棚,带走的是无污染、纯绿色的鲜果时蔬,留下的是体验采摘的欢声笑语,传递的是持续恒久的正能量。据统计,王海波家共有大棚8座,年销售可达38万元,纯利润在24万元以上,五星村现有可利用大棚60座,在县乡村的帮扶支持下全部投入发展采摘旅游。王海波说,有了好政策的引领,加上自身的勤劳努力,农民致富的愿望不再是梦。五星村实现了让农村家家联系紧起来、守望相助兴起来、干群关系亲起来,也因此构建了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聚智——拓展乡村旅游,绘就温馨快乐的农居图
“快来摘葡萄啊,它们一串串的像是要从架上跳下来跟你们走呢!”高高瘦瘦的赛银花村党支部书记黄银昌乐呵呵地迎接着前来采摘的游客,一边打着趣一边介绍着自家无农药、无公害的果品,大家都被他的幽默感染着,也都更喜欢到他的棚里采摘和品味。棚里的热闹离不开黄银昌的精心打造和倾力投入,今年48岁的他用他高挺的脊梁背负着全村的希望,在村党支部的带动下,全村通过旅游采摘增收的农户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净利润也在6万元左右。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不服输的他带领干劲十足的村民,还探索建立“党支部+旅游项目+农民合作社+互联网+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突出赛银花温馨和谐的风格特点,把快乐农居独特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今年赛银花村还在着力打造养牛专业村,为村域旅游的发展拓宽了道路,增收后的赛银花村民也因此享受着更加温馨快乐的生活。
追梦——依托乡村旅游,谱就美丽振兴的华丽章
为更好地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太平乡鼓励五三村有志青年返乡创业,刘淑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的聚美恒果四季采摘园着力发展休闲观光产业,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利用网上销售平台,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水平,盛果期时年产值可达500万元,利润300万元。目前采摘园内安置了周边50余人就业,人均就业年收入可达26400元,每年培训果蔬技术人员5人,带动贫困户144户增收。刘淑辉说,他笃行脚踏实地地干事业,也有着更加宏伟的致富梦,他要打造一个集休闲、采摘、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园,使之成为冬暖花开四季采摘的生态农业新亮点。此刻,这个梦想已在路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皮肤黝黑、不善言语的刘淑辉在政策的支持和党组织的培养下已经成为了一个懂农业、懂旅游、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旅游带头人。
新村处处皆美景,流连忘返画中游。太平乡依托绿水青山、乡土文化资源,实施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精品工程,正在打造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度假园区。有情怀更要有担当,乡村是中国人的根,美丽宜居的乡村建设,不仅要靠好的政策引领,也要靠真抓实干,更要靠提高群众内生动力自主发展。乡村旅游让太平的美丽乡村得到了振兴,也让全乡广大农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所谓“乡愁”,亦是“回忆”,亦是“憧憬”,美丽的太平乡有山,有水,有农居,有乡韵,要让奋斗在幸福时代的人们行走于此,渴望乡愁、感念乡愁、留住乡愁、回忆乡愁……